“第十五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
暨第六屆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”在天津舉行
12月16日,由中國法學會指導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東、遼寧、山西、內蒙古七省區市法學會共同主辦,天津市法學會承辦的“第十五屆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暨第六屆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”在天津舉行。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、副會長張蘇軍線上出席并講話,天津市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、市法學會會長趙飛致辭,中國法學會會員部負責同志宣讀了表彰決定。
北京市法學會在機關多功能廳設立分會場,黨組書記、專職副會長蕭有茂,二級巡視員、研究部主任王秀海,獲獎論文發言代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三級法官助理龍立,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審判員梁睿詩等在分會場參加會議,其他獲獎論文作者代表通過線上方式參加。
張蘇軍指出,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,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;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;要堅持問題導向和實踐特色,努力為“十四五”時期京津冀、環渤海區域創新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;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》,推動論壇和研討會成果轉化,提升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。
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、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劉秉鐮教授作主旨報告,龍立等12位論壇征文獲獎者代表作研討交流,趙秀池等來自七省區市的法學專家作了點評,天津市法學會副會長、天津工業大學法學院院長肖強教授作論壇綜述。
本屆論壇以線上視頻和線下出席相結合方式舉行,在天津設主會場,中國法學會和其他六省區市設分會場。論壇共征集論文969篇,經各省區市初評和中國法學會終評,共有157篇論文獲獎,21個單位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。其中,北京市法學會組織征文獲一等獎1篇,二等獎5篇,三等獎10篇,北京市高院人民法院、北京市東城區法學會、北京保險法學研究會三家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。